慈容永记!回顾慈学老法师的一生

编发这篇文章,以寄托对慈学老法师的追思和缅怀,我因缘于2020年春,应邀为百岁慈学老法师拍摄照片,老法师十分和蔼慈悲,如今忆起,历历在目。编者:胡艳



一代爱国典范、佛门楷模,党和政府尊重和信赖的老朋友、湖北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、武汉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、武汉莲溪寺座元和尚,慈学老法师,于2020年9月9日下午4时26分在莲溪寺安详示寂,享年100岁。



慈老法师1921 年 9 月16 日出生于武汉硚口区义烈巷。10岁在汉口栖隐寺出家、16岁剃度、20岁受戒,是太虚大师的再传弟子。



她一生经历了半封建、半殖民地的旧中国,也亲历了新中国的诞生,以及此后新中国发展的历程,更体验和亲历了改革开放给祖国、民族、社会包括佛教界带来的深刻变化,可以说是湖北佛教近代历史兴衰的见证人。


她曾亲近太虚大师、大醒法师、法舫法师,被诸多的佛教大德启蒙佛法。她牢记各位大师的教诲,勤学好问,刻苦钻研,为成就一个全面发展、才德服众的比丘尼僧格奠定了基础。


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中,她始终慈悲宽厚、谦卑忍让,每每在危机关头和艰难时刻,能用她瘦弱的身躯、坚韧的毅力承担起艰巨的责任。


1

信仰坚定 爱国爱教



慈老法师谨记圆瑛大师:国家兴亡匹夫有责。佛教兴衰,教徒有责”的叮咛,身体力行做一个爱国的佛教徒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亲自率领武汉比丘尼组织抗日救亡队,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,护理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员,还为牺牲的士兵擦洗身体、火化诵经。


解放战争时期,慈学老法师冒险保护共产党人的遗孤。抗美援朝时期,慈老法师带领僧尼做军需物资,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,完成了党的“以敬重佛菩萨的心敬重军人,要以爱护佛菩萨的心爱护国家”的嘱托。


半个多世纪以来,慈老法师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拥护社会主义制度,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,她长期与党和政府真诚合作,风雨同舟。


她多次在讲话和文章中强调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,社会也不可能这样安定团结。”“我们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严格遵守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,努力做模范公民”“生活在盛世,要感谢党和政府,应该格外珍惜,好好用功修行,以报四重恩。”她爱国爱教的赤子真情,深深地感染教育了一大批佛教徒。


慈老法师关心国家大事,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,积极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,她先后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,深得党和政府的信赖。


1951年,慈老法师获得全市三八劳动模范表彰。1953 年,她代表湖北省佛道教青年出席了中华全国第二次青代大会,受到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亲切接见。


她多年担任市政协委员的职务,关心国家的建设和武汉市各项事业的发展,积极参政议政,对于党和政府的工作,特别是宗教工作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。


慈老法师还担任了一系列的佛教界职务,如:中国佛教协会理事、咨议委员会委员,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、咨议委员会主席,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、名誉会长,武昌佛学院副院长、武昌莲溪寺住持等。在批判邪教、祈祷和平的活动中也总能看到她的身影。


2

建寺安僧 培养僧才



慈学老法师对改革开放后佛教的恢复和发展,有着突出的贡献,倍受佛教界四众弟子的尊敬。



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省市佛教协会恢复工作,佛教百废待兴。在政府的帮助和信教群众的拥护下,慈老法师肩负起重建湖北第一女众丛林——莲溪寺的重任。


她以一贯的坚韧和毅力,历时数年,含辛茹苦,从无到有,同时奖掖后学,整顿道风,沿袭佛教丛林制度和禅堂实修的传统,将莲溪寺建成为清净修行的尼众丛林。


慈老法师言传身教,哪怕是90岁高龄,仍然上殿过堂从不无故请假,坚持和大众一起用餐,即使生病也不另开小灶。


在慈老法师的带领下,如水乳和的僧团,如法如律的修持,清净庄严的环境,整肃严格的道风,莲溪寺多次被国家、省、市评为“和谐寺观教堂”,得到各级政府的表扬和关怀。


慈老法师常说,为了继承太虚大师提倡的“教育兴教”和赵朴老倡议的三个“培养人才”的精神,她十分注重僧伽人才的培养。


1947年,慈学法师在武昌佛学院棲隐尼众学院担任佛法课程教授,三年教学相长,丛林熏修历练,使她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界较有影响的比丘尼之一。


1987年创办爱道培训班,亲自担任教授工作。1994 年武昌佛学院恢复后又担任了武昌佛学院的副院长,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深入经藏、通达教理的比丘尼。


2000年慈学老法师克服种种困难,创办了律学研习班,使比丘尼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。经过慈学老法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,武昌佛学院尼众部培养了200余学僧,为全国比丘尼寺院输送了优秀人才,为新中国佛教发展史留下可圈可点的一笔。


3

慈悲济世 普洒甘露



慈学老法师的一生是慈悲喜舍、爱国利民的一生。她坚持以出世的精神行入世的事业,把对党、对祖国、对民族、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时刻体现在自己的修行之中,影响和号召佛教信众发扬优良传统,为党和政府分忧,为人民群众造福。 


多年来,她代表佛教界或者个人向希望工程、扶贫救灾、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数百万元,救助群众上十万人次。直到晚年,她还不顾病痛折磨,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,向社会奉献着爱心。



慈老法师说“佛教的精神就是慈悲济世,利乐众生;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上还有苦难的人,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”。


无论是扶贫济困还是捐资助学,慈老法师几乎都是亲自安排布置,希望佛教的慈爱之心能给他们带去更大的鼓励和帮助。


在慈学老法师身上,我们看到了佛教徒信仰弥笃,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,看到了比丘尼宽容忍耐、利济众生的崇高品质。她爱国爱教,紧紧跟党走的坚定;她润物无声,细心培养僧才的智慧;她救助人群,造福社会的慈悲,是佛教界的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永远的学习榜样。


希望佛教界的广大信众要化悲痛为力量,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继承和发扬慈学老法师爱国爱教的政治品格,慈悲喜舍的高尚情操,持戒修行的优良作风,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,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

祈愿慈老法师往生西方悟无生忍,倒驾慈航乘愿再来!

文丨武汉市佛教协会        图丨莲溪寺          编辑丨明性



相关文章